•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基础佛理

六度波罗蜜

时间:2014-2-22 15:35:42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佛教功德网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佛法第一义是唯有一佛乘,无有余乘,若要成就佛道,必须要行菩萨道,没有众生的解脱,也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是大乘菩萨行者所发的菩提大愿,「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

发菩提心的真修行人的所行之路应当是「菩萨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之中。立志修「菩萨行」的修行者们修习无量法门,直至「究竟解脱圆成佛道」。这「无量法门」中最根本、最主要就是「六度」,亦即「六波罗蜜」。

「六度」的「度」是梵文Paramta(波罗蜜多)的音译。「波罗蜜多」又译作「度彼岸」、「到彼岸」、「度无极」。「六度」也作「六度无极」、「六度到彼岸」。意谓度众生到涅盘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具体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

六度之布施度

六度以布施为首,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以己资财随力施与的,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这叫做财施(包括内财和外财);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护众生脱于苦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以法施之功德最为大,法施的功德是无漏无量的,七宝有相,身命有限,而法施如日月照破黑暗,如璎珞庄严自心,如甘霖解除久旱,如巨筏引度彼岸。

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道品及三解脱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称为出世法施。

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布施为何是六度之首

    为什么要把布施定为六度”之首呢?从小乘教义看,布施原是为了破除个人的种种贪吝,并借此免除未来世的贫困落魄。《翻译名义集》说:“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而大乘佛教则高屋建瓴,扩大视野,除了用以破除悭贪,还与普度众生的教义紧密相连。《六度集经》这样指出:“布施度无极者厥则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救护众生,跨天逾地,润弘河海。”

【六度集经白话精选:佛陀割肉喂鹰】

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

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中愁闷不乐。这时,所有的天龙鬼神见状,不约而同地相继询问:天王您为什么如此面带愁容?帝释回答:我的生命将尽,死亡的征兆也已经出现。如今佛法已经落没,恐怕再也没有仁慈的大菩萨住世,我不知往后将归向何处,所以心中发愁啊!

诸天龙鬼神说:在人世间有一位萨波达王,平日广修菩萨的道法,持戒完满,德行高远,慈愍众生,恩泽惠及有情、福德隆盛;不久之后,就会成佛,您若归投于他,必能长养法身,断诸疑虑!

帝释天王为了试探萨波达王,因此命令边境护守的王将毗首羯磨:今天本王想测试萨波达王是否真的慈悲为怀,愍念众生,乃至是不是一位如实修行菩萨道的行者。请你化身为鸽,我将变作大鹰,急追在后,追到萨波达王的座前,你所化作的鸽子佯装出畏惧惶恐的表情,苦苦哀求国王给予保护,如果萨波达王确实心怀仁慈,必定会接受你的归投,这样一来便可速知真假。”  

言毕,毗首羯磨便化作一只鸽,帝释天王变成大鹰,凶猛地紧跟在鸽子后方,穷追不舍。

鸽子一路惊慌地飞到萨波达王座前,一见萨波达王,便急急钻进国王腋下,上气不接下气地哀求萨波达王,保护他的小命。同时间,紧追在后的大鹰也来到了殿前,看到千辛万苦就快到手的鸽子,被萨波达王保护在衣袖之下,便目露凶光地说:我数日来饥饿难忍,已没有耐心了,你身边的那只鸽子是我觅来的美食,速速归还给我!

萨波达王见状,缓缓地回答:朕曾经发愿要救度一切众生、善护一切众生。今日我应该要救护这只鸽子,岂可归还给你,让你杀害生命来祭拜五脏六腑以求温饱呢?大鹰更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国王您说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是今天如果您断绝了我的食物,我同样也活不下去。难道,我就不属于一切众生吗?

萨波达王于是语带慈祥地询问大鹰:你需要什么食物充饥?只要能够放过鸽子一命,朕一定尽力满足你的需求!

“只有刚杀的、热腾腾的肉,我才吃!大鹰毫不留情地说道。

萨波达王心想:他要求要吃刚杀的热肉,但是如果我害一以救一,也是不合道理;我既然已发大誓愿要救护一切众生,便应该以自身来救护众生。

于是萨波达王立即抽刀而出,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交给老鹰,用来交换鸽子的性命。

此时大鹰又开口说道:国王您应当平等对待众生,我虽然属于畜生道,于理也不应偏颇;您若想用此肉来换取鸽子的性命,是否应该用秤子秤看看两者的重量有没有相等?

萨波达王便叫旁人拿秤子来,将鸽子放在一端,割下的肉放在另一端……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任凭萨波达王不断割下身上的肉,直到身上的肉都快要割尽,仍然无法平衡在秤子另一端鸽子的重量。

此时,萨波达王使尽力气,踉跄地站起身来,想要以全身爬上秤盘,换取鸽子。顿时,因气力不支,跌落在地而失去了知觉;苏醒后,萨波达王自责着说: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一定要勇敢地站起来,一切众生坠堕在忧苦大海中,我发心立誓救度一切,为什么还如此地懈怠迷糊!我现在所受的苦,远比众生在地狱中所受的苦少太多了;如今我有智能、禅定、持戒、精进等善法的功德福报,如果还把这短暂无常的肉身当做是苦,那更何况是地狱之中心性迷闷、煎熬大苦的众生呢?”

不顾身肉割尽,血流淌地的痛苦,萨波达王不断地发着大愿。一心想要站起,一次又一次的倒地,依然使力挺身!倒了又起,倒了再起!

老鹰见萨波达王如此,便问道:现在你应该知道后悔了吧?放下吧!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痛在己身,谁代你苦啊!我还是劝你聪明点,乖乖地把鸽子交给我,这样说不定还可以保住一命,继续享你的人天福报,当个一国之王呢!

“我一点也不后悔!无始劫来我丧身无数,却丝毫无益于一切众生,如今我愿以此身誓求佛道。萨波达坚毅地答着。

突然,奇迹似地,萨波达王一鼓作气地登上了秤盘,两端剎时平衡。萨波达王欢喜地喊着:我做到了!我做到了!秤盘终于平衡了!鸽子终于获救了!此时,天地震动,大海扬起波涛,枯树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天降下香水雨及香花瓣。天神天女目睹这个舍身救生的善行,都共同歌诵道:是真菩萨,必早成佛。

这时,大鹰释恢复了帝释天王的原貌,矗立在大王面前道:你今天做了如此难能可贵的事,你想要得到些什么?

萨波达王回答:我发心救护一切众生,不求尊荣快乐,只愿早日悟道成佛。

“刚才你割损筋肉,痛彻入骨,难道没有丝毫悔意吗?” “没有。

“我只见你身体颤抖,气将尽绝,却直说不曾后悔,这话有何凭证?

萨波达王便回答:我从始至终,心中没有一点悔恨;如果我所说的属实,就让我的身体即刻平复如初!萨波达王话一说完,身体果真马上恢复了原貌,真正圆满了救护一切众生的大悲愿行。

此刻,人天同庆,欢喜雀跃,诵扬善行,叹未曾有。萨波达王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菩萨道的前身。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度之第二度:持戒波罗蜜

一、戒律的名称和含义

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戒,什么是戒呢?戒律二字各有独立意思。梵语尸罗,汉译曰戒,又曰清凉,《大乘义章》卷一说: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以具有止恶防非功能曰戒;由能远离身心热恼曰清凉,也就是诸恶莫作’——所有的恶事都不要做,众善奉行’——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持戒的目的,也就是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梵语毗尼,汉译曰律,又曰调伏。《大乘义章》卷一说: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佛教戒律,好比世间法律,能够规范行为,判定是非。

二、持戒度(尸罗波罗蜜)

持戒梵语尸罗,有止恶修善的意义。我们行大乘的菩萨道,不单是消极的戒恶,更应积极的为善,以净化身、口、意三业,因此而使真如佛性逐渐显现,不为妄想执着所缠缚。

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沙弥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在家和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异。故在家菩萨多依《优婆塞戒经》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

戒律可分为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一)律仪戒:佛陀所制定的各种戒律,称为律仪戒。这些戒律是要防止我们做各种坏事,既是止恶防非的戒法。如: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戒称为律仪戒。作为在家居士至少要受持五戒十善,这是一切戒律和佛法的基础。应祛除习气,在行、住、坐、卧时,遵佛制规律,而不犯身口意等一切恶业,以免毁戒。

受持律仪戒的原因有三:

⒈为了防止堕落,确保我们在善道中受生。

⒉世间的善人都能奉公守法,遵守法律,何况是一个菩萨行者?所以菩萨行者更应该杜绝各种侵犯众生的恶行。

⒊戒律能戒掉我们的烦恼,以它为依止,令我们不造作因果上的恶行为,故戒律可以度我们毁犯的恶行为。

(二)摄善法戒:菩萨行者发愿行一切善法,要严以律己,慈以待众,施善法以摄化人群,利益众生。如果不这样做,就是他的过失,故应戒除。善法有六度万行,称为菩萨学处。 大乘佛法超凡入圣的解脱道不离世间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三)饶益有情戒:佛教大乘佛法超凡入圣的菩提解脱道不离世间自觉觉他利益众生的菩萨行,所以真修行人应秉承诸佛本愿本怀,真切体会佛菩萨的教诲深恩和万源之苦从而发出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大愿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随缘广修众善,恒顺众生,饶益有情,用佛的正法引渡更多的有缘众生走上正信学佛之路,然佛陀正法本意的光明心灯照亮更多苦难有缘的心田。“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而当菩萨行者在自觉觉他的过程中面对各种阻力及不利境遇而产生不良情绪时,就不想利益众生,应戒掉此恶心,生起利益众生之心,称为饶益有情戒。

三、修行人一定要严守戒律

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在家者的根本):

(一)不杀生:不杀生的人,必能得到长寿的果报,没有病痛的折磨。

(二)不偷盗:你不偷人家的东西,人家也不会偷你的东西,这是因果的道理。有一次,文殊师利菩萨有一双新鞋,乃对人讲:「我在无量劫以来,未曾拿过人家一草一木、一针一线。所以我的东西,也没有人来拿。如果不信,我将这双新鞋,放在城门口,三天之内,如果被人拿去,就证明我打妄语。」三天之后,那双新鞋,果然仍在城门口。这证明文殊师利菩萨持不盗戒是那么清净。

(三)不邪淫:修道人,要没有邪淫的念头,也就是没有淫欲。如有丝毫淫欲念头,就不会超出三界,而仍在轮回中受生死。这个淫欲念头,就是生死的根本。若能断了它,便出三界,才能证果成佛。凡是修道人,一定要把淫欲思想除掉。怎能除掉它?首先不要吃太有营养的食物。为什么?因为修道人本身的营养就够了,不需要再增加。所谓「少吃少欲,多吃多欲。」营养食物吃多了,便生淫欲的念头。若为不淫,就要节制食欲,不贪味道,不贪多食,要锻炼身体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这是修道的秘诀;否则,用山珍海味来修五脏大殿,那是破淫戒的祸根。

(四)不妄语:除非不说话,若说话就说真实语,绝对不说骗人的话。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是老老实实的说真话,时时管着自己的口,不打妄语。

(五)不饮酒:修道人,不可以饮酒(包括吃一切毒药、麻醉品、抽烟在内)。因为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情感,乃做出颠倒的恶业。吃毒药令人迷糊,令你失去正知正见。这是烟酒的害处。

古德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现在得到人身,若不借着人身来修行。还等什么?等着把人身丢了,再想修行,那时来不及的。我们要珍惜人身,认真修行,念兹在兹,要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情来修行。生死还没有了(liao),哪有时间去偷懒去睡觉;在没有开悟之前,任何人不可以随便放逸不守规矩。不守戒律,就是违背佛制。佛在入涅盘之时,告诉弟子说:我入涅盘之后,所有我的弟子,都要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若是不严守戒律,修行怎能会有成就!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戒律受持如何和戒行怎样,是检查一个人是否如法修行的标准之一。所以真修行人一定要时时刻刻守规矩,不可马马虎虎,更不可随随便便,处处要以戒为师。

人在世间所造的恶业,皆因不持戒的缘故。如果不持戒律,什么都敢作敢为,不怕因果,不怕报应。反认为没有因果,没有报应。所以任意去胡作非为,任意造罪业。随便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一切皆随便,就频造罪业。有了罪业,便要受果报。

人为什么要造恶业?因为受花花世界的引诱。有些人见到别人在富贵的时候如何的享受,便生起贪心。却不知别人的富贵是从修行得来的。但他不去修行,不种善根,只是异想天开要享受。为享受而不择手段去争取,乃至造了罪业。造罪业之后,不但不能享受,反而要受果报。等到受果报时,还不知后悔,不但没有惭愧心,而且还怨天尤人,说老天不公道,说别人也不公道,把一切的过错推在天和人的身上。这样的人,不愿意真实的面对自心,不肯反省反思,不愿检讨,实为可怜。

持戒的人,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不持戒的人,诸恶都作,众善不行。善恶的关键在于此。违背戒律、拨无因果、不信三宝、破坏大乘--这是不持戒所造出的罪业。由此可知,持戒是何等的重要。修道人,无论如何修行,若不持戒,一切免谈,绝没有成道的希望。

【佛典故事:持戒功德不可思议】

过去印度迦湿弥罗国,有一毒龙为患,附近有毗诃罗寺,住有五百大阿罗汉,为除此患,共同入定,用尽神通,亦不能驱逐此毒龙。后有一游方僧人至,闻毒龙危害,居民不安,特别往见毒龙,弹指作声,对毒龙说:请远离此地。龙闻言即自动离去。五百大阿罗汉问僧人,入何定可以降伏毒龙?僧人说:我不入定,也不用神通,只是生平严持佛戒,即使轻微小过亦不犯,故能令毒龙害怕,自动离去;可知持戒功德,神通莫及。

又如,佛在世时,有一比丘,严持妄语戒;一日外出,见一难产妇人,生命危殆,忽然大悲心生,自言:我自皈依如来,严持妄语戒,若然清净,愿以持戒功德,令此难产妇人,脱离危险,顺利生产。刚言毕,哇的一声,婴儿出生,母子平安。由此故事,证明持戒功德,不可思议。

只要受持一戒清净,功德已经不可思议,何况是断杀盗淫妄酒。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度之第三度:忍辱波罗蜜  

    在佛法八万四千种法门中,忍辱为何会列于菩萨六度修行之一?因为忍辱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接触时最容易遇上的考验,更是每个人修行中必经之磨练过程。学佛必须学会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间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  

 忍辱波罗蜜的名称及涵义

忍辱波罗蜜,梵语是ksanti,巴利语khanti,西藏语 bzod-pa。音译为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译安忍、忍。忍耐之意。即令心安稳,堪忍外在之侮辱、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皆堪忍之。忍辱是大乘菩萨行者所修六波罗蜜中的第三度,乃菩萨行者所必须修行之德目。

声闻、缘觉二乘与菩萨虽皆行忍,其意大别,优婆塞戒经卷七羼提波罗蜜品谓二乘所行之忍辱,唯为忍辱,非波罗蜜,菩萨所行之忍辱则特称忍辱波罗蜜(梵ks!a^nti -pa^ramita^ ,意译忍度)。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种种不顺或逆境,但很多时候,所谓的顺境或逆境其实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心念,一个正向思维、包容圆通的心境,往往可以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在人所不能之处有所突破。所以菩萨教化众生:当忍受一切内外顺、逆、苦、乐等境,对所遭遇的种种障碍与成就,皆能安忍,不生烦恼,自能身心安隐,成就自利。进一步来说,能化诸有情,皆令和顺,是名利他。能做到所谓逆境不瞋,顺境不喜,心里还是维持原来的宁静祥和,这就叫做忍。

在《瑜伽师地论》中对于忍辱的解释更是相当直接明确:不忿怒、不报怨、不怀恶,这三者就是忍辱最基本的心态。而修行安忍之人,光是忍辱还不够,世尊紧接着说:还必须怀柔众生,这就是菩萨的慈悲心。在身、语、意三方面都要做到爱护众生,让众生没有烦恼。

 忍辱波罗蜜的重要性

我们学佛,特别是大乘佛法,就是自度度人,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众生的范围很广。所以,佛教把忍辱列为波罗密,波罗密就是到彼岸,即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要度过生死苦海,就要靠波罗密才能到达涅槃彼岸,即到达极乐世界。忍辱是修菩萨行重要的修持法门。

忍辱,确实是一种美德,不但能抑制人的瞋火,还能融化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如果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勤习各种法门,能将经论倒背如流,但却缺乏忍辱的修养,不能给众生欢喜心,常与众生起冲突,这样要如何度化众生呢?所以世尊在经典中处处劝人修行忍辱,而中国经典故事中,文殊、普贤菩萨所化身的寒山与拾得二大士,以及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也都教人应忍天下难忍之事。虽然初发心菩萨还无法做到如寒山、拾得二大士菩萨般的忍辱境界,但也应该知道,忍辱是修行的第一步,如《佛遗教经》便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修持忍辱,就是要忍受不管来自什么方面对自己造成生理、心理上的种种痛苦、种种侮辱。包括不发怒、不结怨,心里没有恶意。别人骂我、打我,拿种种事情冤枉我,该怎么对待?这是一个修行上如何去除我执的问题。《金刚经》上说: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我们要真正明白一切法无我,关键是修忍辱,才能达到“三轮体空”,即没有我,没有人,也没有别人骂我打我这件事,能够认识无我,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了生死,出轮回。否则,就被我执障碍住了。如果有我相,遇到问题,就会结怨结仇。佛教讲怨亲平等”,真正懂得怨与亲是互相转化的,就不会与他人结怨结仇。所以说,去“人、我相”修忍辱波罗蜜,才是真正明白佛法。

《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像《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究竟解脱的希望。所以忍辱,关系到修行者一生修持的成败。 

 修持忍辱应建立在因缘观及慈悲观的基础上

明白忍辱的基本道理后,我们就来谈谈菩萨道的忍。经论中解释忍辱定义的经文非常的多,此中《菩萨地.忍品》的解释大意是:因为透过智慧的思惟、抉择或本性柔和堪忍怨害,而以无染心、悲愍心地忍受一切逆境。如是为求名闻利养、向权贵低头而忍等,或有时只是权衡得失或明哲保身,或是因执着某些利益而无可奈何地忍受一切逆境,这些都不能算是忍辱。

菩萨行者要忍受种种苦,忍分为三种: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真正的忍辱波罗蜜,更需要智慧来辅助。

(一)生忍(耐怨害忍):无论是遇到顺境或是逆境,都不动心,名为「生忍」。这证明有定力,经得起考验。如果到了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程度上,就证明忍辱的功夫,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二)法忍(安受苦忍):对于身体的老、病、痛,或者寒、热这一切的事情都能安住不动,是为「法忍」。

学习佛法也要有忍耐心,无论有多少法门,都要忍可于心,一点一点去学,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不会因为三藏十二部那样多的经典,八万四千那样多的法门,便吓得一法也不学了,而放弃成佛的机会。这就是没有法忍的表现。

(三)无生法忍(谛察法忍):以坚强的意志,审谛观察生忍、法忍都是毕竟空不可得,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即称为无生法忍,这就是菩萨圆满六度波罗蜜的境界。万法本来是不生不灭的,忍可于心。对境无心,对法无心,证得无生法忍。我们修行到圆满,得到解脱,也是不生不灭,所以要修忍辱行。

这三种忍可令菩萨度到无烦恼的生死解脱之彼岸。做父母亲的可忍受孩子打他一巴掌,但这不能令他们度到彼岸,因为他是以贪爱子女的心来忍受。如果我们被其他众生打骂,而能忍受,此即可度到彼岸,理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如幻如化,众生执著实有,故不能忍受。当我们能观察到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没有执著,就可以忍受。忍受并非是众生令我们苦恼,我们要忍气吞声,强忍住,此为凡夫的忍辱。六度中的忍辱波罗蜜是要以智慧看透世间之真相,接受此一事实。比如有人骂你王八蛋“,你观察到众生有烦恼,讲出此话,那只是声音罢了,看透,接受它,不起烦恼,以智慧观察而忍,可令我们度到生死解脱之彼岸。  

所以,忍辱法门是修行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门功课,如果于日常修行中就无法行忍,无法克服苦受,则遑论有戒、定、慧修学了。经由忍辱的磨练,可销磨凡夫瞋恚之气或种种恶习,而养成慈悲、良善的心性,如此的心性乃有助于修行。但是忍辱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达到「忍辱波罗蜜」的境界,因为也只有透过通达缘起空性之慧力而放下我、法二执后,才能达到究极之忍辱波罗蜜。

佛法是悲智双运的,当你学习佛法,依照佛陀的教导度化众生、弘扬佛法时,不免有种种的困难或毁谤。如果这时你还能运用般若波罗蜜,从内心里面去化解所有的烦恼,让度化众生的最初发心得以不受影响,这就是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中了。修行必须以大悲心和利他心为基础而生起菩提心,也就是为了让一切众生从痛苦中解脱而立志成佛之心。在修行忍辱的过程中,这个伟大的慈悲菩提愿始终不变,这才称为忍辱菩萨行、忍辱波罗蜜。(关于如何修忍辱波罗蜜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学习)

昨天我们学习完忍辱的八种功德利益,更深入了解了忍辱波罗蜜的重要性: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间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的修持法门。那么该如何修持忍辱?我们先要审视自己为什么不能忍辱?找到障碍自心的根结所在,大力去除并纠正,这对于修持忍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佛必须忍辱,为什么不能忍辱?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我也懂得忍辱很重要,也懂得不忍辱有很大的危害性。但是,一遇到事情来,就忍不下这口气,自己想要控制也控制不住。

——其实,这是多生累劫的习气把我相执着得很深,把人我对立看待。这种做法与修行背道而驰。假如我们放不下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可以不顾一切,这是很危险的,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种种烦恼,同时又不断造下新的恶业,苦不堪言。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法在大众中流传较广,给人的错觉是:好象恶人没人敢欺,善人到处受气。

——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不明白事物的本质规律,自然会落入错误的知见中认妄为真。学习佛法让我们认识到宇宙真相,明因识果,树立正见正思维,也就自然能正确看待我们自身或其他人所遭遇的种种所谓不公境遇背后的真实缘由所在,善良的人受恶人的欺侮,看似不公的表象,实际上无不暗含因果,恶人行恶,机缘和合时也必定会受到该受的苦报,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认为不能做善人。

 还有些人说:忍让是软弱,你越忍让,人就越欺负你。

——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佛陀在《遗教经》上说,能忍的人是有力量的大人。大人是指修菩萨行的人。忍不是软弱而是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指的能够感化别人的力量。高尚的德行可以使别人受到感化。这个人就不是小人而是大人。社会上常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实际上本来是无度不丈夫。,是被后人错读成无毒不丈夫,让人误认为要狠毒才是丈夫。就是度量、气度。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丈夫。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其实是启迪人们要扩展心量,宽容待人。

 有人认为:忍就是吃亏,我不愿意吃亏。

——其实学佛的智慧者知道,吃亏是福。我们不能贪图眼前一点小便宜。贪图眼前的小便宜,将来就一定要吃大亏。我们要用佛法来作为人生的指导,作为做人处世的准则。这样,才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与恶。无私利他就是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的利益就是恶,害人等于害己。所以学佛的真修行人应时时事事都从因果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面对眼前所谓的吃亏应该想到这不仅是了业了债的一种方式,更是修行中磨练和历练我们心境的逆增上缘,这样自然能坦然面对一切境遇,扩开心量、圆融理事。

弘一大师说:我不认识什么人是君子,做事情愿吃亏的就是君子;我也不知道什么人是小人,做事情到处爱占便宜的就是小人。这个标准很明确。处处愿意吃亏的人,其实是懂得利益他人的人;处处贪便宜的人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弘一大师举了一个例子:古代有一个道德修养很好的人,叫林退斋,这个人福报很好,儿孙很多。他在临终时,儿子都跪在他面前说:您要离开我们了,最后留点什么话让我们终生奉行吧。他说:你们要学会吃亏。这正是他对儿孙的最大关怀,让他们懂得吃亏是福。

 还有人说:我生来就是这个个性,就是吃不得亏,受不得气。好象这个毛病没有办法改。

——这种说法也是非常错误的。修行就是要针对我们多生累劫的劣根习气修。如果不改掉这些习气,就不是真学佛;纵然学佛,也不能从佛法中真实受益,更无法恢复我们的清净本性。学佛就是要学舍,我们应时时用三十七道品中的除觉支和舍觉支来观照自己(前面几节课曾学习到的)——我们种种的劣根习气,应该全部舍除掉。保留这些东西就是学佛的障碍,障碍都是自己制造的。

 也有人说:你欺负我,侮辱我,就是侮辱了我的人格。人格是最重要的。

——而实际上,修菩萨行,忍受别人的侮辱,对自己的人格并没有影响。不但没有影响,反而显示了我们人格的高尚。前两天学习中提到的那位禅师,忍受了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侮辱,他的人格不但没有受损失,而且更显示出他内在的德行之光。

 我们平常与别人发生争执,常常怪罪别人,总认为别人不对,忍不下去。

——其实,两人发生争执,难道都是他人的错?自己就没有一点错吗?我们更应该检查审视自心,而不应到别人身上找原因。宣化上人教导我们: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这个是我们做人做事,修行必须遵守的准则。我们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言行,不是总看别人的缺点过失。一件事即使别人完全错了,我们也应反思、忏悔自己的业障,宽容体谅他人,要深信因果不虚,每个人所遭遇的一切人事物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也要至诚祈愿他能早日听闻佛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忏悔己过,如法修行。

即使他诽谤我们,侮辱我们,他完全没有道理,那也是因为我们肯定在过去生中种有这个恶因,伤害过他,今生应该忏悔自己的恶业。所以,世间一切人事物的发展都在因果规律内,学佛人应深信因果,时时事事从因果观的角度来如理如法的看待和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人,明明是自己错,也不愿意认错。他认为这样有损自己的威信。

——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真正有威信的人,并不怕认错。若真能当众认错,说明他表里如一、严于律己,威信才会更高,上一次学习中提到的那位禅师处理那件事并没有损伤他的人格,相反,大家对他更加尊敬和敬佩。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保护他人,他能忍受那样的侮辱,感动了别人,教化了后人。他的威信并没有受损失。

   以上例举出的这些,是我们凡夫都不可避免的习气。归纳起来,主要缘于以下两点:

一是由于对宇宙真相不明了,对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认知方向的错误自然会造成人们种种的烦恼与困惑;

二是有个根本的东西在作崇,这就是顽固的我执。一切都有个,就会产生人我对立,就会生起憎恨心、幽怨心、嫉妒心、我慢心、就种下了种种恶因,障碍我们学佛修行,障碍我们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道的时候,为什么能够忍辱而不生嗔恨心?就因为他没有我执了。没有我的执着,所以他被割截身体时,就有如割截虚空一样。他与虚空法界同体,因此割而未割,别人割截他的身体就像没有割一样,也好像是割到虚空里一样,因为这种关系,所以他不生嗔恨。不生嗔恨心的时候,就是当自摄心,就有一种如如不动的定力,了了常明的智慧。

我们修道,如能正信佛法、深信因果,如能去除掉人、我相修行这个,做到忍人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受人所不能受,行人所不能行,能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真正的忍辱是指不为个人的利益、荣辱去计较。如果不是为了自己,而为了更多众生的利益,对于危害大众的恶行应该制止,而不是把漠视不管当作是忍辱。无私公正,利益众生从大局出发是菩萨大慈悲大智慧,大无畏的体现。发心是为了一己之私,还是为了利益更多众生,这一点是关键,大慈悲是以大智慧为前提,以利益众生为前提的。为了众生,真佛子要提起该提起的,担当该担当的,对于危害大众的恶行应该以智慧的方式制止,对于误导众生的邪见应尽力破除,引导众生回归到正信正见,才能引导众生如法修持。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度之第四度:精进波罗蜜

贪逸恶劳是人普遍存在的通病。由于贪逸,造成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希求近利,只求速成,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一碰到困难就畏缩,更有甚者,怨天尤人,不但对于前途毫无助益,反而起惑造业,空费大好光阴,宁非可惜!对治之道无他,唯佛法中六度之一的精进波罗蜜 是最好的针砭良药,何以故?因为有了精进勇猛,勇往直前的毅力决心,和勤奋努力的实行,就一定能度懈怠之障,纵有天大的困难,也不能阻碍菩萨行者的精进毅力。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精进向前,定可成就无上菩提。——这即是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的六度中的精进波罗蜜。

 精进波罗蜜的名称及涵义

何谓精进?简而言之,精,即纯而不杂;进,即前而不退。唯有专心一意,勇猛向前,才能达成目标。集论云:什么是精进呢?精进是对善法之真切向往,是懈怠之良药。在佛法中,六度以精进为主,无论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都必须精进,才能完成波罗蜜。

精进又含身精进、心精进。身精进,是指昼夜六时身体力行的精勤修道。不贪睡,也不懒惰,绝对不落人后。心精进,就是念念觉照自心、时时都不打妄想,时时保持正念相续,时时都对于三宝有一种恭敬心、供养心,即如我们前面所学到的四正勤:“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所以,你听经想要睡觉,这就不是精进;你听经打妄想,这就不是精进;你边听经边和人讲话,这就不是精进;你心神散乱、任由妄念纷飞而不观照自心,这就不是精进。

由此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精进,简单地说就是勤奋而努力。但这种努力是有特定内涵的,唯有对断恶修善所做的努力,才称得上精进。所以,它是修习善法过程中的重要增上缘。

 精进波罗蜜的重要性

精进通六度,也就是说其余五度皆需要精进才能圆满。例如布施,菩萨要精进的布施,甚至连自己的生命、财物等一切都布施,这才是精进布施。持戒也是一样,一切微细的戒律,菩萨都不犯,称为持戒精进。菩萨行者更应在禅定与般若两度上加倍用功。所以在六度中都有精进度在作用,才可完成精进波罗蜜,故精进波罗蜜是十分重要的。

从世尊到后来所有的高僧大德,无一不是靠精进努力圆满二资,证得菩提者。佛在经典中常给弟子强调精进是证得菩提的助因,如在《慧海请问经》中说:菩萨若能发起精进……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难得。何以故,慧海,由精进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于佛菩提远中复远。也就是说如果缺乏精进,则远离菩提之果,于此可见精进对修行人的重要性。因此,大乘行者对精进必须重视。

以比喻来说,没有风则万物都不会运动;同样,若没有精进,则福慧资粮也不会产生。按《俱舍论》等经论中的观点,器世间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其中风大有运动的能力,如果没有风,世间万物将是一片死寂,丝毫没有运动。在修道中,精进的作用如同风一样,是推动修行前进的力量。如果没有精进的推动,那任何福德资粮也得不到,整个修行将陷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摄集经》中说:精进不灭百法德,获得无边佛慧藏。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精进就如同大汽车不可缺少发动机,任何一个善法目标,如果不精进,就无法成办。甚至世间的每个小目标,都需要努力及时地付诸行动,方有成功的希望,更何况是成就无上的菩提愿呢?

 精进的种类差别

精进的种类共有三种,分别是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

(一)披甲精进,此指意乐圆满

菩萨行者在修习精进时,要以勇猛的心力为先导。这种意愿就像身披铠甲一样,能够保护菩萨发心不退。因为具备这种甚深的誓愿和坚定的信心,即使要历经百千倍的三无数大劫,哪怕只是为了解除一个有情的迷茫痛苦,哪怕入地狱才能解救他脱离苦海,也会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为成就无上菩提而精进不退。

“如是住于精进犹且不舍,况于短时小苦,则何待言哉。如此念已,而著意乐之铠甲。对于以上所说的,以百千倍三无数大劫救度众生,乃至前往地狱救度众生,尚且不会舍弃,何况时间很短而程度轻微的小苦,就更不在话下了。我们这样想了之后,就像披上铠甲一样,使初发心得到有效保护。

(二)摄善法精进,此指善行圆满

菩萨行者修六度等一切善法,不为烦恼恶业邪见之所倾动,摄持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心不放逸,称为摄善法精进。即为了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等善法,勇猛精进,坚持不懈。

(三)饶益有情精进,此指前二种精进臻于究竟之地

它与饶益有情戒相似,但是有点儿不同。饶益有情戒是指凡是对众生有益之事,都应该去做;而对众生有害的事,就不应为之;饶益有情精进是指菩萨做种种利益众生的行为,就好像父母亲一心一意的希望子女完成学业、成家立业,这样努力的去栽培他们。饶益有情精进是努力给予众生种种利乐,做种种利益他们的事业,精进不懈怠。

地藏经中讲到,乃往过去无量阿僧衹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一切智成就如来与地藏王菩萨在因地修行中同为小国王,饶益众生是慈心无量的修持,众生发心容易恒心难,心量的退失不容易觉照到,所以饶益众生的修持更需要持续精进不辍,佛菩萨在因地是如何修持的,我们应对照自己,生惭愧心去效仿佛菩萨精进实行。

【佛典故事:难陀听佛教诲从懒惰子精进修行成就佛道】

过去舍卫国城里有一位富翁,拥有无数的财产和一个独生子--难陀。难陀非常怠惰不振,喜欢赖在床上睡觉,别说下床走走,就算起身坐一会儿也不肯。难陀虽然懒惰成性,却有聪颖绝伦的智慧,躺在床上听人讲解经书,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富翁看着儿子这么善解经论的道理,便邀请外道六师如富兰那这些人来家里教导难陀,希望他们能调教这位生性怠惰的儿子;于是,几位外道师就随着富翁一起来到难陀的房间,没想到难陀躺在床上理都不理。富翁看着儿子这么不受教,苦恼地以手托住双颊,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是释迦牟尼佛化导众生的时代,佛陀经常不分昼夜观察众生,只要发现有苦难的众生,便慈悲前往为其宣说佛法,使能心开意解,远离烦恼与痛苦。此时佛陀遥见富翁正为孩子忧愁不已,便和比丘们一起来到富翁的家里。说也奇怪,难陀一见到佛陀,便立刻起身为佛陀铺设坐具,并至诚恭敬地顶礼佛陀。于是,佛陀为难陀开示种种法要,并且呵责他赖床、贪睡,又怠惰不振的种种过失。因为难陀非常尊敬、相信佛陀,因此对自己过去的恶习深深自责,并生起惭愧忏悔的心。

最后,佛陀赠予难陀一根檀杖,并且告诉他:你今后如果能够勤奋,那么你只要稍稍用心扣打这檀杖,它便会发出美妙的乐声,乐声结束后便能看见地底下所埋藏的一切宝物。难陀听了佛陀的话,立刻试着扣击这根檀杖,果然听见了美妙的乐声,也看到了地底下所埋藏的宝物,欢喜得不得了,便在心里想着:我现在不过是稍微努力一下,竟然能获得这么多好处,如果以后更勤劳,一定会获得无上的大利益。从这刻起,难陀一改赖床好睡的个性,他甚至邀约众人一起去大海采集宝物,每次都平平安安地满载而归。更以种种饮食供养佛陀及诸比丘。

佛陀因而再度为难陀宣说种种佛法的道理,难陀听得法喜充满、心开意解,立即五体投地礼拜佛陀,并且发大誓愿:愿以此供养善根功德,作未来世迷愚痴暗众生之眼目;无皈依者,为作皈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令得解脱;无安隐者,令得安隐;未涅槃者,令证涅槃。难陀发完弘愿后,佛陀听了微微一笑,口中并放出五色祥光。随侍在侧的阿难尊者看见佛陀微笑,恭敬请问:如来尊贵庄重,一向不随意笑,现在是什么因缘让佛陀微笑呢?佛陀问阿难:你可有看见懒惰的难陀入海采集宝物、满载而归,还以饮食供养佛及众僧?阿难回答:是的,看见了。佛陀继续说:难陀再经过三阿僧祇劫的未来世中,就能成佛,佛号精进力,将会度化无量的众生,我因此微笑啊!

在座的僧众听闻佛陀此番开示,都明了精进的重要性,个个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一》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度之第五度:禅定波罗蜜

每个人有无量无边的妄想,所谓妄想纷飞,即妄想好像虚空中的微尘一样多。平常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如果在阳光之处,便看得非常清楚。那些微尘,忽上忽下,起伏飘荡。我们的妄想,自己观察不到,但若用佛法光明一照,原形毕露,统统现出来。有了妄想,怎么办呢?就要打扫干净。用什么方法呢?就用禅定。禅定的功夫,能将妄想清理干净。修禅定时,要用精进、忍辱来帮助。然后再用布施、持戒来帮助,完成使命。大家一起来帮助禅定,成就收摄身心、不起妄想的功夫。虽是六度,可是有连带的关系,彼此相助。今天我们就学习六度之第五度:禅定波罗蜜。

一、禅定的名称和基本涵义:

禅定二字是中西结合的两个字,是梵语的译音,是汉字。禅定基本含义是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相是禅);是内不动心。禅,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 佛之心。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对外境不起攀缘染着,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二、为何要修禅定

有人问:为什么要修禅定?因为常人处于复杂的社会中,没有「定力」的人,心猿意马,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就好像狂醉的人对事物的好丑是非会失掉判别的能力,我们的「散乱心」正是这样。虽然有些人知识丰富,有一定的甚至较高的判断能力,但最多也只是世智而已,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就好像风中点灯,虽能发光照物,也仍是模糊不清。而有禅定功力的人,自能彻底洞悉万事万物的实相,这叫做「禅定波罗蜜」。

三、禅定的分类

禅定度散乱:众生是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心猿意马,到处奔驰,刹那刹那,念念不停,菩萨修行禅定,能够度脱散乱之心。禅定意译为静虑,就是寂照的意思,禅定有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

 世间禅定:有四禅,四空定。

四种世间禅定:初禅离生喜乐地,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知道有了色欲,还是苦恼,心生厌离,发心修离欲定。这个禅定修得成功,就能够上生色界初禅天,离生喜乐地。即是离了欲界之生,得到初禅天的欢喜快乐。因为定中仍有觉观,还要加功进步来灭除觉观理境。才能够得生二禅天,定生喜乐地。因为修习定功,尚有喜心浮动,再来加工进步,来灭除喜心,所以就能够得生三禅天,离喜妙乐地。因为修学此定,依旧存在着乐想浮动。所以更要加功进步来灭除乐想。才能够得生四禅天,舍念清净地,也就是把苦乐二种境界,统统舍除。不但没有苦,连乐也了不可得。这是色界四禅天所修的四种世间禅定。

无色界四空定:

1)空无边处地。由于色界第四禅天人修行厌离色相。觉得还是有所挂碍,所以用定功力量来消色相,归于空寂,到了定力成就,就能够得生空无边处地。

2)识无边处地。因为修行,灭色归空,感到空境过于宽大渺茫,不易缘想。所以就再前进用功,舍空缘识,到了定功成就,就能证得识无边处地。

3)无所有处地。因为修行,感到识心无踪,不易缘想,所以加功进修,把识心舍掉,再来缘无所有,将第七末那的粗浅部分伏而不行,到了禅功成就,就能证得无所有处地。

4)非想非非想处地。因为所修禅定,先是初观识无边处,属于有想方面。就象生了疮一样苦恼,更观无所有处定,属于无想方面,就象一个痴呆的人,因此最后再来观非想非非想处定,把识心的粗分部分潜伏不行,叫做非想。可是细分部分,依旧存在,叫做非非想,就象一盏将要残灭的灯光一样,正是半明半灭的状况,这叫做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

上面所讲的色界四禅天四定、无色界四空天四定,以及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十二门根本禅定觉观等,是菩萨发菩提心,普度众生,游三摩地,在三界诸天之中,大权示现,修行禅定,总称为世间禅定。四禅天人、四空天人,八种禅定,在用功时候,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的有为功用,没有得到无为功用,对于烦恼之惑没有断掉,生死之苦不能脱离。天上福报享尽,还要轮回六道之中,故称世间禅定。

 出世间禅定

出世间禅定、就是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圣人所修所得的禅定。阿罗汉、辟支佛、二乘人得证灭受想定,受想已经灭了,第六意识已不起作用。这种定力能断除三界之内的见思二种烦恼,能破除我执,没有破除法执。不能从空出假,入尘垂手教化众生。唯有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乃是本来具足的自性本定。就象《楞严经》说的首楞严大定,以法界为定之本体,近具六根中间,远遍一切万法,即动即静,事理圆融,没有入定和出定与动静的差别。

 出世间上上禅定

出世间上上禅定,是诸佛如来,所修所证的那伽大定,即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任纵外境千变万化,内心犹如虚空一样,湛寂常恒,不生不灭,不动不摇。这就是达摩祖师的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定,六祖大师的自性清净的禅定,昔日释迦如来在雪山六年苦行深入禅定。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的禅定、六祖大师在黄梅山一年碾米的禅法是一脉相承。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修行禅定能度散乱之心。烦恼断尽,智慧圆满,就是《楞严经》说的,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的道理,故名出世间上上禅定。

见《六祖坛经·坐禅品》: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度之第六度:般若波罗蜜

● 何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拼音:bō rě),佛教词语,亦作波若钵罗若等,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梵文:Prajñ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罗蜜,意为智慧,这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洞视彻听、一切明了的无上智慧。智慧度是由禅定所证得的,即所谓: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种智能照破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

般若波罗蜜是六波罗蜜的根本,“波罗蜜”是到彼岸。般若可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是指我们这一念本具的心性。透过文字般若,经过观照,最后通达实相,就能够到达彼岸。“彼岸”是相对“此岸”来讲,例如:“烦恼”是此岸,“菩提”是彼岸,达到菩提、涅盘的境界就是到了彼岸。要想达到这境界,必须透过文字般若、观照般若,最后证实相境界即是到达彼岸。到达彼岸就能够圆满我们本具的心性——菩提妙明真心。如何到达涅盘的彼岸?菩萨行者以“六度”来转识成智、超凡入圣,用六度来化除心中的悭贪、瞋恚、懈怠等毛病,所以修六度即在于断烦恼,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证得智慧,就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了。

● 般若智慧度愚痴

愚痴指众生要消灭无明烦恼,痴迷无知,就要靠智慧光明的般若。般若意译为净智妙慧,简称智慧。是从实相般若本体,生起观照般若妙智。因为有了智慧,所以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释迦牟尼佛在成道时,就是把八个妄想识心,转成为四个菩提妙智。所以说佛是一位大智慧大觉悟的人。般若妙智是辉天鉴地,耀古腾今,是指佛本来具足的根本智。还有后得智,就是烦恼断尽,智慧圆满,理事成就的智慧,般若在六度次第位居第六,论它的功能作用,实为第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如果没有般若智慧,哪里会发心修行?所以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若无般若智慧贯穿其间,其他五度便不得究竟。

● 如何体悟般若无住的妙用

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所以用音译而不用意译。

一般法会中大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加上“摩诃”两个字?因为摩诃般若是全称,只用般若是简称,只要提到般若,就一定是摩诃般若。摩诃般若即是大智慧,大到什么程度?它是一切世间智慧的本源和实性。世间的智慧,是否离开了般若呢?它虽然已经不是般若的原态,但却也离不开般若,因为“烦恼即菩提”,当我们感受到烦恼的时候,就证明我们有生命、有觉性(菩提)。

般若妙用,只是在一切,著不得一点,一著就落住了。《金刚经》上讲: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细细研究,说“离一切相即佛”,有六个字,就够了,但何以上句要加个诸字呢?是言连离的相也要离去,不许著一点。诸字,连离相也包括在内。下一句又加上“名诸”两个字,恐人又执取了佛,又受了佛缚,要使你知道佛亦性空,不过是个假名,没有实体,切莫上当,自生法相,全经中往往有三句,如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讲到般若,是说心的灵用,绝无定法,不可测知。你用意识去分别它,就不见了。正如龙戏大海,翻腾飞舞,没有你捉摸处。所以解释经文,也无定法,要忽前忽后,忽有忽空,使对方心先放大了,如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心同十方虚空的广大无著,才可以入无住的意境。次将此心打杀了,无我无人,连最大的功德心也没有,如度尽无量无边众生,都入了无余涅盘 —- 就是成了佛,我心中若无其事,因我与众生,无不性空。再次,明白我心、众生心,根本是不可得,处处空灵,般若的机用始开,开了灵机,那实相自然而见。

所以读般若经,不同余书,切不可咬文嚼字,在字音上、字句多少上和四句偈上打算,反使灵机窒碍了。四句偈,是说一行,梵文无行,总成四句,就说有一行也够了,只要你通达其义,能够活用活参,随时随句,可以玩味,得其神妙。经要多读,文句熟了,熟了之后,不拘何句,触机即发,听讲经时,点到哪一句,忽然明悟,这才是真受用。倘不解义理,如同嚼蜡,一无滋味,又有何用?所以一面读,一面要明解经中义趣,那就近了。近是近于世用了。每日实践,用在人事上,久久不觉同化,妙用自然而启。般若妙机,以前世种植善根,今生自会启发,心无所执,心自灵活,不同凡见,自然入圣。这全是般若的功行,切不可看轻了他。

凡未曾深达实相的人,也往往好谈般若。因为功夫不深,不觉流入于妄谈般若的病。譬如初学医的人,粗知药性,乱开医方,不觉误了人命,此切切不可。但考其原因,也由于夙世有过一点根器来,否则也谈不出。加以自己无明我见,夹杂在内,自误误人,添诸罪业,此不可不防。所以般若剑,弄得不好,伤了自己,杀了人,还不自知。若要认清这个毛病,须看出言吐语,是不是有我见在内,是不是有名心、法执在内,是不是适合对方的机而说。如其人不可谈而与之谈,是妄。可与谈而不与之谈,也是妄。自己不可与人谈而谈,是妄。自己可以与人谈而吝法勿谈,也是妄。自己未明其义,见人谈般若无从测知而亦妄加批评,都是妄。

般若,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是圆融无碍,不得著一点心,何况有骄慢心、名心、胜负心夹杂在内,只看他多所诤论,好世智强辩,即是妄作。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谦虚,不可自大。

佛对须菩提说,你成了四果,所修由须陀洹至阿罗汉,自己以为有果可得,有道可成否?倘著此念,便落四相,中间菩萨不必说,连我佛自己,夙世在燃灯佛所,于法也无所得,岂可自以为胜而骄于人呢?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定慧等持

般若,是六度的核心所在。如果没有智慧指引,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可能都是世俗的有漏行为,无法成为佛果资粮。可见,般若的修习是特别重要的。而般若智慧的修习与禅定是不相分离、双运并行的,无先后轻重之别。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体,离定无慧,离慧无定。当智慧作用时,定在慧中;当定时,慧在定中;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一不异,即:修行的人自己的身口意都能够展现一致,那叫定慧等持,今天我们来学习《六祖法宝坛经》中六祖大师关于定慧等持的教诲。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这一品是讲定慧。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定、慧,所谓「悲智双运,定慧等持」。「悲智双运」,悲是慈悲,智是智慧。有慈悲没有智慧,会产生爱见大悲,心不得解脱;有智慧而无慈悲,无法圆融地度众生,所以一定要悲智双运。「定慧等持」,有定、有慧,佛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上落实、生根;如果只有定、没有慧,就没办法广开方便、恒顺众生,没办法断除烦恼,所以要定慧等持,才能真正达到自利与利他。

小乘的教理和大乘顿悟自心的教理有深浅的不同,有层次的差别。小乘的教理,认为戒、定、慧次第相生,所谓戒、定、慧三无漏学,先持戒清净,由于持戒清净产生定,有定才能启发智慧,由智慧起观照,进而断烦恼,才能超凡入圣。《六祖坛经》定慧品所讲的定慧,则是不假次第──即戒、即定、即慧,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慧不二。

禅宗说,悟了这念心,心即是道。「道」是指这念菩提心,「道」具足定、慧,所以定慧不二的这念心本来就具足定、慧,而且包含戒,称之为道共戒。「禅者,佛之心」,禅就是三昧,三昧即是正定,正定就是具足定与慧,如果不是定慧具足,则易落入枯定,乃至邪定。定是指如如不动的这念心体,称为「寂」;慧是这念心在定中时时刻刻都清楚、明白、作主,也称为「照」。禅宗所谓的寂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寂照一如。所以寂就是定,是如如不动的这念心,是心之体;照是慧,也是心之用。这念心有体、有用,如果只是寂然不动,没有照、没有慧,这念心就如同木头、石头一般,产生不出作用,还是不完善,所以这念心不但不攀缘、不颠倒,而且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清楚、明白、作主,又能寂然不动,这念心就称为无上菩提妙明真心;若从禅定来说,这就是定、就是慧。

定慧本是一体,不是两个;可是在修行的次第上,先要持戒清净,戒行具足才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知道返照,才能漏尽自己的烦恼,渐修和顿悟的差别就在这里。虽然都是讲这念心,一个是把定慧分开来讲,一个是合并起来讲。对于下根、中根、上根的人,必须将心性的道理分开来解释,可是对上上根机的人就不需要分开解释,直接讲心性、直接讲禅,禅就是定慧具足。

在唐宣宗时,有一位荐福弘辩禅师。唐宣宗问荐福弘辩禅师:「什么是戒定慧?」禅师答:「防非止恶谓之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解释得更为清楚。

什么是戒?大略来说,防非止恶就是戒。「非」就是不如法的事,杀、盗、淫是「非」,五逆十恶是「非」,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非」。防非,就是防止自己不要犯这些过失,停止这些恶业;心不起贪、瞋、痴,口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身体不做杀、盗、淫之事,这就是防非止恶,这就是戒。

什么是定?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就是定。「涉」是接触,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心不攀缘,不被六尘境界所染污、牵连,不随外面的境界产生缘虑、执取。看到好的,心不染着、不贪爱,这就是定;听到别人赞叹自己,不生欢喜心,这就是定;看到坏的,心不烦恼,这就是定。如果看到好的,心生欢喜,心就在动了,哪还有定呢?听到不好的声音,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烦恼,这是没有定。

《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讲:「无住生心」。六根对六尘境界不攀缘,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虽然是一种定境,但是不一定有智慧。不想,就是不起念头;如果没有念头,却觉得无聊,甚至打瞌睡,这非但没有智慧,也没有定。「无住生心」,生心就是智慧,这是本具的智慧,不同于世间所学的知识。知识是由经验累积而来,或是从看书、学习所获得;能看、能学的这念心清楚、明白,能分辨书中的知见是正、是邪,知道是正知见而去学习,这就属于智慧。

「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无论是出世间法、世间法,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须了解心与境。这念心起的是善念?是恶念?是杂念?是无念?外面的环境是顺境?是逆境?是善境?是恶境?是染污的境界?是出世间的境界?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念头是什么,也不知道外面的环境是什么,就是迷迷糊糊的众生,迷心又迷境,不但自己的心迷惑颠倒,对于外面的境界也是迷惑颠倒。

修行不但要有戒、有定,更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要知道外面是什么境界,心与境都能鉴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都能明明白白。

般若,是六度的核心所在。如果没有智慧指引,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可能都是世俗的有漏行为,无法成为佛果资粮。可见,般若的修习是特别重要的。而般若智慧的修习与禅定是不相分离、双运并行的,无先后轻重之别。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体,离定无慧,离慧无定。当智慧作用时,定在慧中;当定时,慧在定中;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一不异,即:修行的人自己的身口意都能够展现一致,这叫定慧等持。

今天继续学习《六祖法宝坛经》中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自悟修行,要自己去悟,悟什么?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定,不是时时刻刻地想:「佛经里说百千三昧,我将来也要修个三昧。」这么想,是把修行放在未来。现在要自悟修行,悟到自己学习经文的这念心,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就是定,不是另外再去修个定;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这就是慧。自悟,悟到第六意识不动。憨山大师说,修行本来就很简单,就是意根不动。这个法门就是告诉我们不动意根,不动意根就是定,意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慧,还是这念心!明白了,烦恼就是菩提。

每个凡夫众生都有意念、都有意识、都有意根,可是凡夫众生在意根上攀缘、取舍,所以就完全不一样了。自悟,就是悟到在我们学习经文时的这念心是本具的,不要再去求。虽然是本具,从现在开始,这念心要能在打坐的时候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一念不生才是。

有位禅师有这样一首偈,讲得很清楚:「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这就是自悟。但是,虽然悟了,只是理上悟,事上还没有真正做到,只要六根一触境,这念心又不在了。所以要继续不断地「复将这个了那个」,这念心要觉察,要观照、觉照,这就是修行;要察而无察,照而无照。这念心如果照不住了,就要诵经、念佛、持咒、持戒、忏悔、修六波罗蜜,虽然是诵经、念佛、持咒、持戒、忏悔,但是修而无修;修一切善法,心不执着,这就是修而无修。念佛,没有能念之心,没有所念之佛,能念之心归还原点,达到无修、无证、无言、无说,就是真正悟道的修行人。修而无修,念而无念,行而无行,就是般若。

所以,自悟就是悟到当前这念心是本具的;就像五祖大师为六祖讲《金刚经》时,六祖才真正地开悟,悟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悟到这个道理。

悟了以后才是真修;没有悟道,道是什么、道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修?悟了道,才真正进入修道位。但是,不要执着有能修、有所修,虽然是修,要「修无修修」;虽然是行六波罗蜜,要「行无行行」。早晚课诵还是照做,白天还是普度众生、建设道场、弘扬佛法,这都是修行,修了之后不执着有能修、所修。如果执着自己有多大的福报、功德,持戒是多么地严谨,别人都不如自己,这就是法有二相;不但有二相,而且还有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做到修无修修、念无念念、言无言言、行无行行,这就是法无二相,是真正的大修行人,因为修了之后不执着有能修、所修。例如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却说:「我没有说一句佛法。」这就是没有能修、没有所修;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佛说:「没有度一个众生。」始终是法无二相,不离开当念。当念是什么?定慧一如、内外一如的这念心。

所以悟了以后还要修、还要行、还要保任。如果不保任,所悟的只是理,悟到理但没有透过事上熏修,是站不住、站不长的;表面上好象悟了,可是境界一现前,却又作不了主。这念心要能作主,保持正念,定慧等持,这就是出世间法。《六祖坛经》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就在于此。从现在起,时时刻刻保持正见,就是出世,就是自悟修行。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还须在这念心上站得住、站得长。有人认为:悟到这念心,平常心就是道,不需要再修了。可是烦恼一现前,平常心却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因为不是真正明白自悟、自修。悟了理之后,还要将所悟的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上,「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要站得住、站得长,一切不假外求,这就是修行。

悟,就是这样悟,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这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不二的这念心不能分开,这就是「自悟修行,不在于诤」。所有一切言说都是方便,还诤什么呢?没有悟到这个道理就难免有所诤,诤人我是非,诤高低上下,与迷惑的众生没有差别。凡事都要断胜负,要大家肯定自己,要分个人我、是非、高低,要争一口气,这都是众生境界。如果真正明白「自悟修行」,虽然在修,不执着修;希望道业有成,但是成功了也不起慢心,即使失败了也不烦恼,为什么?不执着有胜负。虽然没有胜负心,还是希望能成功,没有成功也不烦恼,失败了也不气馁,始终不离开这念心性。什么心性?定慧不二这念心,始终是「法无二相」,这就是「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一乘任运,任运是用,一乘是体,有体、有用,体不妨碍用,用不离开体。

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心之体。也就是说,不但不起恶念,善念也不能起,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不起善念、不起恶念,当下不动的这念心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自己。 但是,根机不够成熟的人,可能又在这个地方产生执着,以为什么善法都不用修了,取空、落入断见。所以看佛经或听佛法,要明白有些道理是告诉我们从「体」来认识自己,有些是从「用」来认识自己。我们的眼睛能看,是谁在看?耳朵能听,是谁在听?都是这念心在「体」上所起的作用,这是从「用」来认识自己。已经认识了自己,知道是谁在起心动念,最后还要归到没有起心动念的这个地方,就是心之「体」,所以体不碍用。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这就是用;用了以后,世尊说他没有讲一句佛法,无人、无我、无众生,是把起作用的这念心归还原点、回归心体。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内外一如就是定慧等持,这就是体。

起善念、修善行,这是从体所起的作用。起了作用之后,如果执着修善法的功德,起善念的这个心又成了生灭,就离开了体。但是,如果只执着体,什么善法都不修,甚至于嫉妒、排斥别人起善念、修善法,说他们所修的属于生灭法,说他们不知道究竟修行的法门。所以,没有悟到这念心的人,说空他就执着空,成了断见;说有他就执着有,成了生灭。真正开悟的人,悟到定慧不二这念心,说空也对、说有也对,一切都是圆融无碍,一切都是自在,就如祖师大德所说:「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既然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那么诵经、持咒、修善当然也是神通妙用。

明白了定慧不二这念心,打坐是如此,走路也是如此,穿衣吃饭、行住坐卧还是如此,时时刻刻都是道,就不妨碍打坐,也不妨碍修善,动静闲忙都是修行。日常作务是在动中磨炼自心,打坐是在静中养成,是最好的助缘,使这念心在静中有定慧,在动中也有定慧,称之为「一行三昧」。


相关评论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中国佛教功德网 © 2009-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机构

提供佛弟子学习交流的平台- 已运营6年的国内知名佛教网络道场! 站务处理QQ:642198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佛学资源,欢迎转载

护持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弱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鄂ICP备15001897号